专访中航材航空救援副总经理李晶晶:今后目标是使用空中“120”能和救护车一样的价格
2023年09月12日 22:1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东方财富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航空救援因高效、灵活等优势而为人所知,但往往也被视为救援服务中的“奢侈品”。然而,救援服务在商业属性之外,还兼具公益性。如何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让航空救援惠及大众?

  近日,中航材航空救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材航空救援”)副总经理李晶晶出席第五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并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在她看来,航空救援的价格是可以降下来的,例如,与中航材航空救援合作的十堰市人民医院,无论距离远近,对外收费都是单次5000元。其中,中航材航空救援的平台服务模式发挥了作用。

  李晶晶表示,航空救援市场越来越热,行业也慢慢步入正轨。“我们的目标是今后使用空中‘120’能和使用救护车是一样的价格,这样的话可能(航空救援)服务就能达到很高的普及率。”

  潜力大但发展慢? 航空救援市场“越来越热”

  在民航业三大服务保障企业中,中航材主要因航空器材贸易业务为人所熟知,但这家企业对转型的思考早已开始。2018年,中航材航空救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切入航空救援市场。不过,通用航空发展至今仍然规模较小,航空救援业务是否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NBD:中航材航空救援成立之初面对的市场情况是什么样的?

  李晶晶:通用航空在我国有几大应用,包括工农作业、个人消费和城市公共服务。航空救援是城市公共服务中很重要的部分,在这个领域,我国对比其他一些国家还是(相对)空白。

  在那时,可以在新闻报道上看到有通航公司参与航空救援,有保险公司参与,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和医院。有不同的主体参与航空救援,但是各有短板,因为航空救援是一个跨界的、跨专业的领域。

  对医院来讲,去采购飞机、运营航空器,已经超出其专业领域,投入成本也很高。如果是通航公司,他们又想把服务前置到医院的呼叫中心等等,这也是跨行业、跨专业的服务。所以说,在那个时候市场很热,但还没有出现很好的供给方。

  因此,刚开始创业时还是举步维艰的,有很多的参与方,也有很多的质疑声,民众对航空器特别是直升机的认知又不是非常高。但有一点,我们对这个市场很有信心,因为它会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另外还可以服务于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救援)。

  NBD:站在当前的时间节点,航空救援市场降温了吗?

  李晶晶:因为我们经常在一线,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是越来越热了。

  有几个数据可以参考。我国每年需要使用航空器来进行救助的人员大概有100万,每年能够给运营公司产生的直接收益是80亿,对于产业的带动大概有1000亿。此外,我们还测算过,以现有的专业救援型直升机保有量来看,其中的空间大概还有1500架到2000架的数量。因此,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NBD:目前,航空救援行业的发展还面临哪些制约因素?

  李晶晶: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航空救援行业其实已经慢慢步入正轨。

  从制约因素来看,首先,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最开始的基础并不像运输航空那样规范。因为我国运输航空发展了30多年,现在基本在国际上是数一数二的排名,但通用航空在发展之初是比较散和乱的,所以规范性不是很强,但航空对安全和规范的要求很高。

  第二,我国低空空域还没有完全开放。因此,一些小通航公司在异地运行时,如果想去做救援飞行,可能在审批报备、空域规划、起降规划等方面受到限制,毕竟民航是按区域进行管理的。

  从市场角度来说,我们很多年都在论证一个问题——航空救援的钱从哪来?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在论证,但我们已经找到一条出路。其实,对甲方来说,他并不是不能拿出资金来发展行业,而是因为他自己没有信心去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和资源来发展这个行业。如果要突破资金来源的限制,企业需要有一个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最后就是大众的认知。我们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很多人之所以没有用到这样的工具,是因为不知道直升机的救援该怎么使用,以及害怕直升机出现安全事故。但是在我们设立一些基地和举办公众开放日后,会发现大家非常热衷,在大家了解直升机到底是怎么回事、航空救援这种手段该如何使用之后,我们每天接到的任务量就开始呈倍数增长。

  所以,航空文化的普及不仅仅是去介绍飞机的发展史、飞机的种类,更多的还应该让大家知道,用直升机救援就像打120用救护车一样方便。逐步获得大众的认可,这样的业务或产业才能慢慢发展起来。

  经营性vs公益性 “航空救援不是暴利行业”

  航空服务往往让人联想到昂贵的价格。当航空救援用之于民,收费多少是个关键问题。对新生的企业来说,又该如何平衡航空救援服务的经营性和公益性?

  NBD:公司打造的航空救援平台是如何运转的?

  李晶晶: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起到桥梁作用,面向政府、医院、大型企业的人员保障,也面向民众提供救援服务。

  在下游是做供应链管理,集合行业里所有供应商,比如航空租赁公司、通用航空公司、油料公司,还有水源点的保障、地方航空服务队的保障等。根据上游客户的不同需求,集合下游的不同资源。

  NBD:民众通过120叫一次直升机救援服务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李晶晶:在大众心中航空救援是很贵的,以前一个小时可能报价4万、7万、12万。我们为什么要做平台?第一,通过资源整合可以降低成本;第二,通过央企的公信力,在我们对甲方的服务中建立长期关系;第三,我们现在的服务模式会从合作方获取一份固定收益,基本可以满足我们日常运营的成本。

  在十堰,我们得到十堰市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他们对外的收费,无论距离远近,只要是直升机的救援半径可以触达的地区,一次性就收民众5000块钱。现在医院还有一些活动可以免费救助,所以价格还是可以降下来的。


  这也是我们公司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一定要降低大众的使用成本。我们的目标是今后使用空中“120”能和使用救护车是一样的价格,这样的话可能(航空救援)服务就能达到很高的普及率。

  NBD:中航材航空救援的收费和其他航空救援企业相比是什么水平?

  李晶晶:我们的收费水平会更低,但我们看重的是长远。因为从长远来讲,要先把市场做起来,通过规模化效应才能获得更多收入、降低成本。

  其实,航空救援并不是暴利行业,更具有公益属性。作为企业来讲,一方面要兼顾收支平衡,另一方面要看重三到五年的长远市场,区域内市场的拥有(率),以及客户对品牌的认可。如果具备这些(条件),企业会吸引上下游不断向你靠拢,发挥集聚效应。

  未来,我们可能会考虑用电动航空器来替代现在使用航空煤油的直升机,降低航空器的成本。(如果)航空器的成本降低了,航空器的运营成本也就降低了。

  企业一方面想赚钱,另一方面想把市场做起来,但有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从战略方向上考虑,这个市场的潜力是越来越大,所以(尽管)在初期有一些成本上的损失,但我们还是愿意让市场越来越好,大家越来越认可。未来,我们也会通过越来越多的收益来源,来降低民众端口的费用。

  NBD: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布局在哪些区域?下一步规划是什么?

  李晶晶:我们在国内,以不同地区的特殊需求设立了四个典型的基地,进行常态化备勤。目前,已经在湖南、湖北、浙江和四川有四大基地。未来规划中,我们会同时向东和向西扩展,可能会在粤港澳大湾区、西藏设立基地中心。

  我们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生态环境、产业环境在各个基地布局,并且会和当地企业、政府合作。其实,航空救援也可以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包括对旅游业的带动力也是比较明显的。

  放眼未来,我们不仅要在国内提高发展的质量,也要把平台化的服务推广到国际,在国际上打造一个航空救援的一体化服务平台,为海外员工以及在华的外国人提供一站式的呼叫派遣服务。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专访中航材航空救援副总经理李晶晶:今后目标是使用空中“120”能和救护车一样的价格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